克石化启动“双序列”改革 拓宽专业人员发展通道
培育创新人才关键在于培育原创力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徐旭东提出,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培育人的原创力。
现在锂离子电池里用的电解质是液体,哪怕正极膨胀或收缩也没关系,液体会流动,跟固体仍可保持完美接触。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早在15年前,刘平就开始着手于用高分子硫化物做固态锂硫电池的研究,耗时漫长且难出成果。电池在400多次循环中保持稳定,同时保留了87%的容量。刘平 攻克困扰学界多年的难题 新能源汽车的火热带动了锂电池蓬勃发展,从电动汽车到电网储能,大家都想在全固态电池上寻求突破,一旦成功影响巨大。职场前20多年,他的经历十分饱满。这一次,刘平团队用碘打破了这些桎梏,将一切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复旦的研究氛围很浓,我们本科生也经常有机会到实验室去体验,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目前,该团队正在尝试通过改进电池结构设计和加大电池体积,进一步来推进固态锂硫电池技术快速发展。王大中再次创造了奇迹。
200号后来成为这个基地以及清华大学核研院的代号。王大中敏锐意识到了安全性的重要意义,紧紧抓住这一核能发展的生命线。经过反复的计算、设计、分析、比较做了上百个方案后,他创造性地提出环形堆芯的新概念,并将单堆功率从20万千瓦提升至50万千瓦。尽管同行对此并不看好,但王大中依然坚持。
2000年,10兆瓦高温气冷堆建成,成为世界首座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对破解核安全这一世界难题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中被授予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当世界核能发展陷入低潮,王大中瞄准固有安全再次作出部署:一是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堆型。从马粪纸模型开始,到三合板模型,再到有机玻璃模型,他和老师、同学们不停讨论、查资料、设计和验证终于,一个长、宽、高各约2米的玻璃模型制作完成,反应堆堆芯、各种工艺系统管道和建筑结构清晰可见。21世纪以来,一体化自然循环已成为国际上小型轻水核反应堆发展的主要技术方向之一,在小型核能发电、热电联产、核能供热、海水淡化等方面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学成归国后,为响应国家需要,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立项报告到方案设计再到工地建设,王大中全程负责低温核供热试验反应堆的研究和运行。
在他任期内,清华大学确立了向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转变的办学思路,初步明确了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今回看,这一路线的选择体现了王大中的远见卓识。一接任,他就拿出了做科研时攻坚克难的决心。在863计划的支持下,王大中带领团队开始研发10兆瓦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
1955年,我国就作出开发核能的战略部署。1958年,清华大学向国家提出的自行设计和建造一座屏蔽试验反应堆的方案得到批准。
经过6年奋战,1964年9月底,清华大学屏蔽试验反应堆建成。《中国科学报》 (2024-03-28 第1版 要闻)。
这一方案得到了德国业内人士的高度赞扬,相关技术也获得了德国专利。王大中始终不忘教育者的本心。在为师生创造良好教学研究环境的同时,他更注重校园特色和风格的打造,在有形的建筑中体现清华的文化和传统。作者:杨晨 陈彬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3/28 7:39:49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王大中:做科研,是一种爱国方式 王大中 清华大学供图 ■本报记者 杨晨 陈彬 2022年8月1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工作组发布公告,将国际永久编号为19235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大中星。这是新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与建造的核反应堆,其最初在校内基建项目中的工程编号为200号。上世纪80年代初,经学校选拔前往德国学习的王大中,选择了具备固有安全性这一特点的模块式高温气冷堆进行探索。
同时,面向世界广纳英才,请来了杨振宁、林家翘、姚期智等一批大师前来讲学。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王大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回首初心。
二是从小规模试验堆到全尺寸工业示范电站的发展路线。大家手边连一张完整的参考图纸都没有,也缺少关键部件的计算和工艺说明书,更不用说先进的仪器、设备了
第二年认真复习后取得在全县名列前茅的好成绩,顺利踏入复旦大学校园。研究表面化学对仪器的要求非常高,20世纪80年代国内先进的实验仪器还很少,表面化学研究还在起步阶段。
在杰青项目的经费下发后,面对这样大的金额,包信和一心想着要把国家的钱用好,将事情做好。而表面化学的原理在这一类实验中极为重要,这便是包信和开始表面化学研究的契机。随后,包信和团队从实验成果逐渐走向实际应用,例如,运用纳米限域催化这一概念,开展甲烷的直接选择转化和煤制合成气直接制备乙烯等重要工业材料方面的研究。畅言杰青发展改革,寄语青年人才 谈到杰青项目30年的发展和改革之路,包信和坦言,杰青项目是我国对基础研究青年人才培养高度重视的产物,在多年来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中,沿着支持优选人才的路线,有了更完善的机制。
一年半后,他被分配到县兽药厂当工人,主要工作是清洗安瓿瓶和检验化验产品。此外,对于女科学家申请杰青年龄放宽这一变化,包信和表示,这是非常必要的,女科学家由于生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投身科研的时间缩短,因此适当放宽申请年龄可以更好地促进公平。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陈欢欢 实习生 蒲雅杰 1995年便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杰青项目)结缘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是较早获得杰青项目资助的科学家之一。这对已经准备回国工作的包信和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1975年中学毕业后,作为广大知识青年中的一员,包信和被下放到农场劳动。《中国科学报》 (2024-03-27 第4版 自然科学基金) (原标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三十年如一日,杰青使我坚定研究方向》)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例如,2023年,自然科学基金委推出重磅改革措施从2024年起,对杰青项目开展分级评价,择优遴选优秀项目予以滚动支持,最高资助强度将达到15年近3000万元。有一次,我们夜里想煮面条吃,但是没有食盐怎么办?就用实验室的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经多次结晶纯化得到氯化钠。后来我为什么学化学?很简单,就是因为有在化验室待过的经验,感觉很熟悉且有趣,就选择了化学。这也是他第一次穿白大褂。
包信和笑着说,当时感到很有意思也很幸福,当然现在不能这么干了,不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定。学生时代:水到渠成,开展表面化学研究 包信和是江苏扬中人,扬中那时是一个只有30万人口的江中岛城。
他回忆起了当年很多趣事。3月7日,作为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包信和在会议间隙来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这个他近30年前开启独立科研之路的地方,向《中国科学报》讲述了自己的杰青情缘和奉献于科研的峥嵘岁月。
静心科研,首创纳米限域催化 包信和回国伊始,我国正值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起步阶段。在这样的环境下,包信和静下心来投身催化和表面科学的基础研究。


低碳化呼唤煤炭行业科学发展


河南郑州市煤企兼并重组强势收官


煤炭行业规范调价及其他


冈萨雷兹向埃斯特拉达要100万二战


低碳经济对新疆煤炭产业发展的影响


图文:帕奎奥-阿尔吉里宣传照


淄矿集团:“分工合作”的非煤路


山西左云利好政策二次吸引煤炭资金促转型


戈洛塔计划10月一场打告别战


发展煤制甲醇应成煤化工首选
